2021年4月3日 星期六

惱人的慢性蕁麻疹


 

每個人都曾經有蕁麻疹的經驗,有些是食物過敏造成:如海鮮、花生、酒;也有些是藥物、壓力、溫差、賀爾蒙變化引起的;總之,造成蕁麻疹的原因相當多種,通常西醫開抗組織胺就能緩解,但仍有一些是頑固性的蕁麻疹,經常找不出原因,治療思考上會考慮是否有其他發炎疾病干擾著。

最近來一位50歲的病患,主訴蕁麻疹已經超過半年,發作位置在關節處附近,外觀膨起色紅,嚴重時臉頰也容易發紅,症狀在夜間或天氣悶熱時容易發作,走訪中西醫治療無效,曾被台大風濕免疫科診斷為紅斑性狼瘡及類風濕關節炎,但抽血數值無異常,服用西藥4小時後仍容易復發,最近因同事介紹便前來就診。

我診察脈象呈現外感症狀,於是詢問鼻涕頭痛情形,患者自述長期過敏性鼻炎且吹風容易頭痛,且脈象也夾帶著滑數感,整體屬於外有風寒內有腐穢蘊熱,白話一點就是感冒一直沒好,體內又太多廢物沒代謝掉,便開立一週藥請病人服用,並囑咐減少難消化食物及堅果、酒類。

一週後病人回診,提到蕁麻疹症狀緩解且發作恢復時間縮短,鼻涕、頭痛程度減,我便續開立前次藥請病人服用。

從以上病例可了解,有些頑固型疾病要考慮是否有慢性發炎及感染,彼此可能有相關性;從中醫的角度來看,如果外來的細菌病毒侵襲身體後,若沒有即時治療好,或是生活飲食不注意,便會加深入侵身體的程度,甚至影響神經、內分泌的功能,造成許多看似不相關的疾病突然出現,且治療效果不佳;這樣的頑固性疾病經常被西醫診斷為免疫疾病、自律神經、內分泌等問題,或許從中醫觀點來看,只需找出最初的感染源加以處理即可。

分享一下之前寫的一篇文章,關於中醫治療疾病就像剝洋蔥一樣:http://bofanghsiao.blogspot.com/2020/07/blog-post_86.html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