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蕭博方
張小姐(化名),49歲,初診主訴為鼻炎鼻涕長達一年,每週發作1~2次,症狀為鼻子酸澀、噴嚏、鼻涕鼻水出,不定時發作,因年近更年期,睡前容易潮熱汗出,過去病史為甲狀腺低下持續服藥中。
按照病人病情敘述,可以想見病人病機可能會相當複雜,果然脈象訊號非常雜亂,當時蕭醫師先從心肺功能著手,先將鼻炎問題處理好,也先預告病人其病況並不容易處理。
![]() |
初診主訴 |
二診病人表示這週服藥無改善,噴嚏鼻水仍、頭痛一週出現兩次,睡前仍潮熱汗出;仔細追問,才知道病人症狀會從鼻樑酸澀、鼻涕鼻水出,接著出現疼痛從鼻樑蔓延至眼眶至額頭,嚴重時需服止痛藥緩解;這才瞭解比較像是叢發性頭痛的症狀;重新診脈,雜亂脈象中包含著澀滯有力,於是從瘀熱方面著手處理,接下來回診第一週症狀就從頭痛症狀減輕,恢復速度加快,疼痛範圍只侷限到鼻樑處且不需服用止痛藥,接著續服藥到完全不會頭痛、身熱也減退,整個療程大約一個月左右。
![]() |
第二診時回饋無改善 |
![]() |
處方調整後病情改善 |
![]() |
持續守方,病情改善明顯 |
後續思考病人血瘀病機,無外傷撞擊史、無開刀史,過去曾至神經內科檢查過無其他異常。詢問病人後才知道有家族地中海貧血,或許和其瘀熱頭痛有關;此外,此病案後續將會追蹤其甲狀腺低下數據是否有改善。
叢發性頭痛比一般常見的偏頭痛盛行率來的低很多(約0.1%),且以男性、年齡20~40歲為多,以此病人性別年齡來看,的確不像是典型的叢發性頭痛容易發生的對象,這次初診病情詢問不夠透徹是蕭醫師需要反省的,此醫案也讓我想到恩師常說的:『有脈為病所,無脈為病所。』從複雜的脈象中,找到一條解病的道路是需要磨練的,蕭醫師也會持續鑽研醫理來幫助許多受頭痛所苦的病人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